网传多做CT会致癌?专家:是,又不是……
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医牛健康资讯网综合整理 2024-04-23 CT|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(107)

最近很多人刷某音,看到说:“每多做一次CT患癌风险增加43%”

这是真的吗?

这个说法科学吗?

的确

Nature子刊最新研究表明:

多国超94万人数据,每多做一次CT,患这种癌症的风险高43%

这个数据看起来是不是很唬人?

小编请教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、血液科专家,专家一致表示:必要时得做CT检查,但不要乱做CT检查

因为存在辐射是真的,辐射多了也的确对身体有害

但大家不必恐慌,因为普通人做CT检查的频率真不高

有些人可能至今还没做过CT检查

该研究这么说

最近,Nature Medicine上有一篇题为“Risk of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from CT radiation exposure in children,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(儿童、青少年和年轻人CT辐射暴露引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风险)”的研究引起了小编的注意。

该研究揭示了CT辐射暴露对儿童、青少年和年轻人患血液恶性肿瘤的风险,CT累积的剂量与所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风险之间存在关联。

研究者收集了9个国家共948174名22岁前接受过CT检查的数据,并进行多国队列随访。结果表明,在接受CT检查(平均剂量8mGy)的每一万名儿童中,预估有1-2人在随后的12年因为辐射暴露患上血液恶性肿瘤。并且在持续分析中,每增加一次CT检查,患血液恶性肿瘤的整体风险将升高43%。

放射科专家这么说

放射科应世红副主任医师表示,该研究有科学性。在日常检查中,应该给儿童、青少年优先考虑B超、磁共振等无辐射的检查。CT检查的原理就是X光分层通过人体,通过电脑计算二次成像,相当于把肉眼看不见的内部结构用成像显示出来,可以将脏器和病灶看清楚。

看清楚的的“代价”就是存在电离辐射,这个辐射量是X射线的10倍、30倍,甚至更高,这种辐射会使体内的生物大分子、小分子发生一系列反应,如果短期内多次辐射暴露,存在危害健康风险。

血液科专家这么说

“中等至高剂量电离辐射暴露的确是血液恶性肿瘤的既定危险因素。”浙大一院血液科周歆平副主任医师表示,辐射暴露存在导致染色体发生变化或者基因突变的风险,因为很多血液疾病是由于基因突变驱动了疾病的发展。并且儿童、青少年相比成人,对辐射暴露会更“敏感”,但日常生活中大家接触到电离辐射的机会很少,一般都是在医疗必须场景,就是你必须得通过CT检查才能确定疾病变化,继而开展有效的治疗。

“如果说,只是因为害怕一两次的CT辐射暴露而拒绝做CT影响疾病治疗,这是得不偿失的。”血液科佟红艳主任医师强调,有些血液病患者由于感染问题或者观察病情进展,需要定期做CT检查开展相关治疗。而对于多次CT辐射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的风险,相比起已确诊正在进展中的凶险疾病要小很多。担心医疗场景中的辐射暴露会增加血液恶性肿瘤风险,还不如改变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,因为不良生活习惯或者“有毒”环境也是可能存在导致基因突变从而进展为血液恶性肿瘤的风险。

01 不必抗拒CT检查

“大家不用紧张和抗拒CT检查。”应世红副主任医师强调,CT检查的问世为很多疾病治疗带来福音,比如脑部疾病、胸部疾病、脊柱疾病、血管疾病等全身肉眼看不到的疾病都可以通过CT检查呈现在医师面前,为进一步诊断做治疗。

目前CT检查的辐射量都在安全范围,并且CT的辐射量是可以控制调节的。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,是否需要增强扫描(需多次扫描),成人每次CT检查的辐射剂量是不同的,其辐射剂量通常在0.5mSv-10mSv左右。

婴幼儿检查时的辐射剂量会有一定程度的下调。只要遵循检查的相关要求,合理安排CT次数,就不用担心辐射暴露带来的风险。

一般来说,成年人一年内可以做4-6次CT检查,平时我们每年做的体检,一年一次CT检查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

02 CT检查不能随便做

“但我们不提倡非必要的CT检查。”放射科主任肖文波主任医师强调,患者不要自己做医生,一上来就说要做CT检查,作为有辐射暴露的检查不是像平时抽个血、做个B超一样“无害”,我们应该听从医生专业建议,要相信临床医生的专业。

如果是出于疾病诊治需要,要经常做CT检查,则需要定期做一些生化检查,比如血常规,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干预治疗。

03 这类人群建议不做CT检查

1. 婴幼儿等群体。这类辐射损伤敏感人群,应该由医生进行严格判断,优先B超、磁共振等无辐射检查,如必须CT检查,要调整优化参数。

2. 孕妇、育龄妇女。

3. 肾功能不全人群。增强CT需使用到造影剂,造影剂的代谢会加重对肾脏的负担,加重肾疾病。

4. 甲状腺功能不全人群。增强CT中的造影剂含有碘,对甲状腺有影响。

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

循证来源:医牛独家循证原文(点击获取链接)